当期目录

  • 全选
    |

    公共管理

  • 赵书松, 梅园园, 陈振锋, 佘晓君
    2025,18(5): 583-59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逐渐深化,但如何使其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结合仍存在研究空间。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庆元县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过程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其一,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历经探索、深化、赋能三个阶段,且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路径策略与动态能力;其二,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共演过程,该过程展现了基层政府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依托数字动态能力对组织资源进行以数字化为导向的整合与重构。研究结果厘清了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过程与行动策略,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揭示了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可为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 战略与组织

  • 段 光, 张 骁, 王娟娟
    2025,18(5): 597-61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酷特智能为研究对象,聚焦其个性化定制战略与弱科层结构变革、C2M 战略与网络结构变革、平台生态战略与生态结构变革三阶段,从技术采纳视角对其战略更新与结构变革的协同发展历程展开纵向案例分析,提炼出战略更新影响结构变革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在数字技术应用背景下,组织会通过结构变革与技术采纳两条路径满足战略需求,两条路径借规范更新关联,且后者功能更为直观;随着技术的发展,两条路径的影响权重发生了改变,技术采纳逐渐成为满足战略需求的主要手段。其二,战略更新通过技术采纳驱动结构变革,具体而言,技术载体的新功能可匹配战略需求并支撑战略实现;由载体设计驱动的规范更新会推动组织结构调整,调整后的组织结构又会生成新的结构功能,反哺战略实现,两条路径相互影响、补充,共同满足战略需求。研究结果为组织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 苓, 李 玉, 赵曙明, 王艺彬
    2025,18(5): 612-6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员工的绿色创新行为对企业的绿色创新与低碳转型至关重要,企业如何通过制定与实施环境战略驱动员工开展绿色创新实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立白和天士力两家典型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环境战略及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结构维度,并基于组织认同理论,揭示企业环境战略驱动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环境战略分为制订环保规划、践行环保理念、强化环境管理和开展环境评价四个维度,员工绿色创新行为包括低碳技术创新、节能工艺创新、环保管理创新和智慧服务创新四个维度。第二,企业环境战略是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且其不同维度对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员工绿色组织认同在企业环境战略与员工绿色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变革型领导能够强化企业环境战略对员工绿色组织认同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环境战略、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绿色组织认同和环境变革型领导的相关研究,可为中国情境下企业驱动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汤 睿, 花冯涛, 王世泽, 陈姗姗, 林春培
    2025,18(5): 630-6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不确定性特征日益明显的“新常态”下,资源的有效链接与协同成为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以应对危机情境的破局之道。基于三只松鼠数字化能力构建的案例,探究了在环境不确定性下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1)新零售企业阶段性环境不确定因素与资源编排过程衍生出数字化能力构建的三种差异化模式,即“单点式、整合开拓式、生态互联式”。(2)资源编排对新零售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五条路径且呈现出动态演化升级态势。(3)资源编排对不同数字化能力构建模式的动态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资源编排方式与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下资源编排与数字化能力构建的相关研究,并可进一步补充资源编排理论知识。
  • 创新与创业

  • 张永云, 郭鹏利, 张生太, 周亚贤
    2025,18(5): 644-6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发展面临成长、成熟和衰落的反复过程,在 VUCA 时代,衰落成为企业经营中 的常态化挑战。探究衰落企业如何通过失败学习,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进而实现商业模式 创新至关重要。基于认知行为理论,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遵循“认知—行为—绩 效”的分析逻辑,探究衰落企业通过失败学习和知识管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机制,并 比较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差异。研究发现,衰落企业能够打破认知局限实现商 业模式创新得益于失败学习的作用;知识管理决策差异影响企业形成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 创新;衰落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将失败学习与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目标相结合,有效促进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研究结果可为衰落企业基于认知行为 视角,利用知识管理和失败学习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 营销与服务

  • 白 鸥, 欧奕彤
    2025,18(5): 660-6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数字化被视为会展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来源。数字化转型深刻地改变了会展企 业的价值创造过程,要求会展企业重新构建适应服务数字化需求的新型合作关系。已有的 数字化研究关注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改造和组织变革,对于企业外部合作关系如何适应数字 化转型的讨论较少。关系观视角为探索服务数字化情境下的合作关系重构提供了理论启 示,但关系观在此情境下的内涵及解释机制的演化仍有待厘清。基于6家会展企业的服务 数字化转型项目,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将数字化的分析焦点从企业内部改造转向二元合 作关系重构。以二元关系为分析单元,识别了会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系重构的四个 维度,分别是互补性数字化能力、关系专用性数字资产、数字化知识共享、治理模式。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关系重构的阶段框架,并阐释了这四个维度在基础、过渡和成熟三个不 同阶段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将关系观的理论边界拓展到服务数字化这一新的组织情境, 拓展了新兴的服务数字化研究和关系观的动态研究,可为会展企业在服务数字化情境下重 构合作关系提供启示。
  • 宇文慧, 陈瑾钰, 李彦祖, 马向阳, 殷红春
    2025,18(5): 678-6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新技术、新市场,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的核心是品牌传承与创新,但现有研究对 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的动态分析不足。采用品牌真实性视角,选取老美华作为案例研究对 象,通过纵向解构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探索了品牌真实性管理动态演变机理、老字号品牌 传承与创新的演变过程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机制是在不同 驱动因素下进行品牌真实性的管理行为,形成传承与创新结果的过程。(2)在不同驱动因 素下,品牌真实性管理体现在原真实、建构真实、自我真实三个维度。(3)品牌真实性管理 推动品牌传承与创新,表现在品牌传承通过原真实实现,品牌创新通过建构真实和自我真 实实现。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情境,可为企业开展品牌传承 与创新提供理论启示和案例借鉴。 
  • 金融与会计

  • 余 玮, 郗佳玮, 孙洁羽
    2025,18(5): 692-70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商业银行的非标资产快速发展,其背后蕴含着巨大风险。通过比较恒丰银行和 浙商银行两个案例,研究了非标资产对银行业绩和风险的影响,以及2018年资管新规对银 行非标资产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持有非标资产虽能在短期内提高会计利润,但其 交易链条长、涉及范围广等特征也会带来风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的不足和缺失则会加大这 一负面影响,进而不利于银行业绩的稳健。资管新规在减少非标资产规模和银行风险的同 时,会使某些持有过高比例非标资产的银行风险暴露。 
  • 信息系统

  • 杜鹏程, 丁玲玲, 倪 清, 朱永诺
    2025,18(5): 709-72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古井集团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危机情境下制造业企业提升数智免疫力的机制。研 究发现:(1)企业数智免疫力可划分为数智异己识别能力、数智免疫耐受能力、数智优化升 级能力,数字技术通过“数智分析—数智连接—数智聚合”等过程赋能组织数智免疫力的提 升;(2)在危机前期,数智分析通过“数据标准建立—数据量化追踪—关键信息挖掘”赋能组 织监视,从而增强企业数智异己识别能力;(3)在危机中期,数智连接通过“层级部门桥接— 资源协同共享—业务渠道扩展”赋能组织防御,从而增强企业数智免疫耐受能力;(4)在危 机后期,数智聚合通过“数据集成整合—资源汇聚蓄能—策略更新完善”赋能组织学习与记 忆,从而增强企业数智优化升级能力,推动组织实现数智免疫力的动态跃迁。
  • 案例教学研究

  • 陈国民, 吕 芹, 陈芃润
    2025,18(5): 724-7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数字化浪潮为升级传统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复合管理人才提供了新机遇。传统管理案例教学长期面临管理案例资源获取难度大、学生主动参与度低、教学环节碎片化、教师案例教学胜任力不足等挑战。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和情境学习理论,以桂林 航天工业学院 AI案例教学平台为依托,在案例行动学习法启示下,重新构建起 AI赋能下 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阶段,凝练出三“转”三“段”多“环节”双螺旋教学模式。通过对8名 管理学教师和35名学生的访谈编码印证双螺旋管理案例教学在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 课堂参与、延展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创新管 理案例教学模式、助力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实践路径。